每周一館:中華姓名博物館
簡介:中華姓名博物館又稱南溟黎公祠,如今也被改建為中華姓名博物館,與圖騰博物館互相呼應。走入博物館,便受到兩旁一個個雕塑人像的“夾道歡迎”。這里陳列著100個百家姓氏始祖的雕塑,栩栩如生。博物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橫亙”在祠堂正廳的巨型字典———長5.6米,寬3.4米,共53頁的《起名字典》。這本要三個人一起才能翻動的字典,記載了各個姓氏的來源、變化及意義,是一本起名字用的工具書,據稱正準備申報“世界上最大的字典”的吉尼斯紀錄。
此外,云集了各個姓氏名人照片、資料的百家姓氏廳,多達96幅圖片的開國名人簽名錄以及長達25米、銘刻1萬多個姓氏的姓氏學碑林等,都是博物館中獨特的人文景觀。
中華圖騰博物館分別有百家大姓圖騰、中華各民族圖騰、家居圖騰、企業圖騰、面具圖騰、佛教圖騰等,引領著人們探求姓氏和圖騰的神奇之迷,使人們得到心靈的啟迪,藝術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禮,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侖頭村內
2024年廣東展會搭建行業的最新動態可謂豐富多樣,不僅體現了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展示了廣東在會展經濟領域的領先地位。以下將從多個方面詳細探討這一行業的最新動態。
本報訊(記者 朱立奇) 主題為“讓藝術充滿生活,與城市共襄盛典”的寧波市城市展覽館跨年活動前晚舉行。當晚7時,跨年活動在城展館一樓多功能廳正式開始,大樂團演奏、甬劇表演、越劇聯唱、彈唱表演、古箏合奏、鋼琴獨奏、扇子舞等十多個節目先后登場,贏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
2022年北京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覽會CRFE由環宇餐創展覽集團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兩屆,本屆展會將于2022年4月8日舉辦,展會地點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預計展覽面積達到20000平米,觀眾數量達到8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300家。
絲織行業博物館又稱錦綸會館;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錦綸會館,是舊廣州紡織業(即錦綸行)的老板們聚會議事的場所,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是廣州唯一幸存的行業會館。展覽的主要內容分為錦綸往事、錦綸輝煌、絲織貿易、錦綸賢萃、絲織蘊夢、廣繡溢彩、驚天平移。
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紅色中國——革命文物藏品圖片展》25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該展是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有關要求,創新革命文物傳播方式,在匯集全國有關革命文物圖片資料基礎上,精選制作的一次革命文物專題展覽。
上海全球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覽會PLF(亞洲自由品牌展,上海自由品牌展,PLF)是上海市品牌授權經營企業協會自有品牌專業委員和國際自有品牌制造商協會聯手打造,是全球最大的荷蘭阿姆斯特丹自有品牌展和歷史最悠久的美國芝加哥自有品牌展在中國的延續。
“僑批展廳”位于中山路繁華地段,由思明區僑聯、思明區中華街道、華僑(永亨)銀行廈門分行歷時5年共同打造。僑批是海外華僑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批”是指書信,是閩粵方言),2013年作為民間原生態“草根”檔案文獻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廈門是我國著名僑鄉,是福建華僑出入境的主要門戶,也因此成為福建僑批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是僑批歷史文化研究重鎮。而該展廳無疑是廈門僑批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較為全面的展示。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廳設計裝修、展會展位設計、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12月26日,國學文化教育展在市展覽館開展,共展出唐詩、宋詞、元曲中的經典作品100首。作品融合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書法藝術,并配以精彩賞析短文,完美展示了“唐宋元一脈相承,詩書畫三絕合璧”的藝術。展覽由市文旅局主辦,2020年1月5日截止。圖為觀展市民正在用手機拍攝自己喜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