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70余天后,故宮博物院的室內展廳再次打開大門。珍寶館、鐘表館和慈寧宮、東西六宮等常設展廳一早開門迎客,午門雁翅樓展廳、武英殿和文華殿等臨時展廳則將隨著新展覽逐步恢復開放。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1月25日,故宮博物院開始閉館。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5月1日,閉館3個多月的紫禁城恢復開放,不過室內展廳依舊緊閉大門,避免人員室內聚集。隨著本月20日零時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為三級,故宮博物院自7月21日起,按照預約、限流、錯峰原則,有序開放包括珍寶館、鐘表館等室內展廳。
今天一早,記者在故宮博物院票務服務網站看到,每日8千人的預約上限已經變更為1.2萬人。截止到7月31日,除閉館日外,每日的門票仍有余額。
開放時間: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30
止票時間(含鐘表館、珍寶館):16:00
停止入館時間:16:10
閉館時間:17:00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來年3月31日
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30
止票時間(含鐘表館、珍寶館):15:30
停止入館時間:15:40
閉館時間:16:30
文章來源:官方平臺,轉載內容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12月4日上午,漯河市舉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廳揭牌儀式。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廳揭牌投用,既是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舉措,也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
廣東美術館是廣州重要藝術地標之一,是廣東省、廣州市一個提高人民藝術素質,加強大眾文化教育與藝術欣賞的文化基地;定期舉辦不同的展覽。廣東美術館是按現代多功能目標規劃建設的造型藝術博物館,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國家文化事業機構,1990年12月28日奠基,1997年11月28日落成開館。
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更多人體驗升級,很多博物館、文化館等展覽性活動除了線下展示外,也有開通線上展示-vr展廳,vr是近幾年比較火的熱門技術,疫情的發生,讓更多展覽行業思考線上+線下展示,2019年12月,廣州獎成果展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開幕,集中展示了歷屆城市創新治理優秀案例。針對市民們的反饋,我們推出了廣州獎成果展在線VR虛擬展廳,讓市民足不出戶即可縱覽全球優秀城市治理實踐成果。
2022年上海國際燈光音響及智慧數字多媒體展覽會Entertainment Design由聞信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兩屆,本屆展會將在2022年02月23日舉辦,展會地點中國-上海-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展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40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4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1200家。
從浙江省博物館獲悉,浙江省博物館將于3月26日(本周四)起逐步恢復對外開放,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
提前規劃好展位設計圖,與搭建商溝通確認細節。(推薦信可威展位設計布置)
本報訊(記者 朱立奇) 主題為“讓藝術充滿生活,與城市共襄盛典”的寧波市城市展覽館跨年活動前晚舉行。當晚7時,跨年活動在城展館一樓多功能廳正式開始,大樂團演奏、甬劇表演、越劇聯唱、彈唱表演、古箏合奏、鋼琴獨奏、扇子舞等十多個節目先后登場,贏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
疫情限制了部分城市市民參館需求,但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享受在手機端或pc端享受參觀博物館,隨時隨地,只要你想看,通過現有技術就可以看到,前提是當地博物館已開發了網上展廳,日前,在德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的市城建檔案館網頁中和單位公眾號上,開通了“德州市城建檔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網上展廳,讓廣大市民足不出戶即可瀏覽、了解城市建設的歷史文脈、影像德州、城市演變、城建檔案等內容,滿足人民群眾疫情防控期間的居家文化生活需求。
2019北京國際設計周亦莊分會場“設計遇見人工智能”主題活動于9月26日——9月30日舉辦開放日活動,展示經開區人工智能領域產品,內容以人工智能為發展方向,展廳陳列以歷史-現狀-未來的邏輯為線索,從AI的簡史到AI大數據,三類機器人及智能醫療、工業、家居等全面展現了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