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了解到,根據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博物館恢復開放指導意見,經上級部門同意,該館部分展廳恢復對外開放。
一、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二、開放范圍
除正在施工改造的三樓展廳、4D影院、地震海嘯感受劇場暫不開放,其余常設展廳及開放式文創區正常開放。
三、預約參觀
全部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免費參觀,觀眾可通過關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在首頁中的“參觀指南”選擇“門票預約”)進行實名預約,原取票窗口不再提供服務。
1、目前僅接受個人預約,不接受團隊預約。預約可選擇上午和下午兩個時段,每個時段可預約300人,進館時間分別為:9:00-12:00,12:00-16:00,16:00后不再接受當天下午的預約。當天門票約滿后,未預約者將不能入館參觀;以上限額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適時調整。
2、當日參觀請至少提前半小時進行預約。每次預約最多可預約五人。
3、入館參觀時請出示預約二維碼(微信公眾號首頁進入“參觀指南”中的“個人中心”查找預約二維碼),作為入館參觀的憑證之一。
四、入館流程
1、到館健康檢測區用手機掃描 “鄭東新區商貿流通健康”二維碼,測量體溫。
2、到大門入口出示預約二維碼,經工作人員確認后,通過安檢入館參觀。
圖文來源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在澳門旅游及經濟活動逐步復蘇下,2022年國際展覽業協會UFI亞太區會議將在澳門舉行,為澳門會展業帶來新動力;為迎接展覽活動回歸,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將持續提供“會展競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務”。
2025年第23屆上海眼鏡展是一個備受矚目的行業盛會,以下是關于該展會設計搭建信息。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2月18日發布。
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在展臺布置上,展會將強調綠色環保理念,使用可回收材料和節能設備,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傳承中華名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是紀念館文化建設的生命工程,7月3日,瑤海區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區精心打造的“雷鋒文化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
白云區民俗文化博物館,平和大押的修繕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程度地保留平和大押的歷史原貌,重現當年“廣州最豪華當鋪”的英姿。
記者近日獲悉,為打造好對外宣傳的“名片”,江門人才島綜合展覽館(以下簡稱“綜合展覽館”)經過緊張施工,將于春節后交工。
在天津津南區的海河之濱,一座由32個12500平米的單層無柱展廳構成,室內外總展覽面積55萬平米的大型生態智慧展館已拔地而起,即將于6月24日正式啟用。 天津國家會展中心是商務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重點項目,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標志性工程之一,同時也是優化國家會展業發展戰略布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輻射“三北”地區、打造全球會展新高地的重要平臺
11月18日,高新區板塘街道新農村農耕文化展覽館開館,長郡湘潭實驗學校工農分校學生走進農耕文化展覽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農耕器具,了解農業生產過程。